2014年5月22日

北捷江子翠案評論集 - 臺灣社會該怎麼面對隨機殺人事件?

要全力協助受害者以及給予兇手制裁,應該是這個社會大多數人的共識。以下收錄文章是關於如果更長遠地將「無差別殺/傷人」看作一個社會問題,我們的社會該朝什麼方向思考,才能避免這個問題惡化。

1.

忙著找標籤的我們。

醉漢?→「啊,酒後亂性。」
從龍山寺上車?→「遊民果然是亂源。」
私立大學?→「魯蛇。」
理工科系?→「宅男。」

最後發現他「好像很正常,不符合大家對罪犯的想像」,只好開始把他的表情、體態、小時候講過什麼話、做過什麼事、家人在幹嘛拿來檢討。

檢視體制問題,不代表把體制和個人放在二元對立的位置。絕對不是要說「因為體制有問題,所以個人沒錯」。但是完全只把焦點放在個人,那麼這個社會多麼簡單,跟拍電影一樣,這些叫好人、那些叫壞人,壞人天生下來就這麼壞,好人只要把壞人殺死,就天下太平了。

大家很愛嘲笑柯南漫畫裡的兇嫌總有「鼻屎大的殺機」,台灣媒體和社會,你們還在找鼻屎嗎?

林瑋豐 http://on.fb.me/1oSqGAJ


2.

歐洲人看待個人的犯罪,並不會直接撇清關係地認為那只是一個人或者一家人的事,而會去反省這是一整個社會、國家之中所有人都該承擔的共業;同時,歐洲人會傾向去思考是怎樣的教育制度、社會環境、國家政策導致一個人喪心病狂如此。

因 此,若有人犯罪,就算是嚴重到像挪威連環殺人魔那樣,他們也要先去分析這位兇手從小到大各階段的交友狀況、教育過程,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,進而導致這位兇手、罪犯產生扭曲的價值觀、道德觀,使得他犯下如此滔天惡行。根據渠等犯罪心理分析,所有家長、家屬、師長、鄰居、民代、社會、國家才知道如何引以為鑑, 防止憾事再次發生。

Tzara Lin http://on.fb.me/1m4VNG2


3.

公衆恐慌正是面對難以理解事物的一種特徵。日本社會學者見田宗介說,要了解這兩件事件,從犯人的「動機」入手反而難以理解。他認為我們必須分析這兩個人,對他們所身處的社會生活,有一種什麽的期望。他叫這做一種「實存的」(存在的)理解,特別是兩個不同的時代社會,有沒有帶給人們對未來的想像。

香港明報〈日本殺人考察〉(2011) http://bit.ly/1oStb60


4.


日本對於無差別殺人事件,已經有深入研究,日本的學者們發現,會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兇手,不是社會上的失敗組,求學就業等生涯道路走得不順遂,就是長年備受(校園、職場)霸凌的人,也可能因為仇恨滋長而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。此外,還有富裕無憂的年輕人,活的豐衣足食卻失去了人生目標,甚至感官麻痺,對於來自外界的刺激絲毫沒有感覺,為了想感受活著的真實性,遂動手殺人。

Zen〈無差別殺人事件激增的社會成因〉(2009) http://bit.ly/1m4WaQP


5.

隨機殺人事件是社會病入膏肓的外顯病徵。在社會不公、貧富差距拉大、生活看不到希望的環境下,就會有承受不住的個體爆發,有些人是傷害自己(例如自殺),而懦弱的人就去傷害別人,隨機傷人殺人就是最極端的例子。

苗博雅 http://on.fb.me/1oSqstk


6.

林解釋,「我現在看的角度是比較寬闊的,不是單一的、希望給我『個人』交代。我已經難過1次了,第2次也很難過,經歷這樣2個過程,唯一的益處是時間拉得比較長,我開始去想同樣是被害人的角度、相同遭遇的人,他要怎麼生活,需要怎樣的照顧?讓他跟別人競爭的時候,不論是求學、就業,可以有公平的機會?我希望被害人是有尊嚴的。」

林作逸、王立柔〈我是受害人 沒人願聽我講〉 http://bit.ly/TvqyKR


7.

我知道接下來很可能就會繼續彰顯加害者的罪大惡極、受害者的無辜,然而最可怕的是,在媒體和輿論的交相形塑下,想必會要求主管機關加派警力增加監測裝備,更多細微而深入的治理手段將會被發展出來,而我們只會因此得到一個更加保守、排外、隔離一切異己以求保守自身的人不信人、人不愛人的社會。

這不是我們要的社會。即使未必總是快快樂樂出門,人們也多半希望平平安安回家,或者至少我們所愛之人要能夠平平安安回家。下班時間的捷運車廂,確實就是通往家的必經之路。

然而,難道為此我們希望捷運加強巡邏與監視,最好每個位子都有獨立的進出口,一格一格自己輸入密碼到達目的地才能打開,監測攝影機直接連通派出所與醫院,甚至還要進一步監控人的精神心理狀態,搭捷運前要通過酒精濃度檢測,並出示無精神或心理疾病病史證明,貼上貼紙通過捷運好寶寶認證,才能夠讓彼此安心共乘這段回家的路。

一個比較理想的社會。秩序與治安不依靠國家機器,而是人們願意共同生活的善意與期許。你不必愛你的鄰人如己,但至少陌生人擦肩而過能對彼此懷抱善意。這樣的社會必然仍有犯罪,但犯罪的恐慌不使我們喪失對自己與他人的信賴。

張勝涵〈我是江子翠人,我想活在更好的社會〉http://bit.ly/1m516VQ


8.

2007年05月24日,我買了一本名為《現在好想殺人:無動機少年殺人事件簿》的書(台版出版日期2007年04月25日)

這是作者片田珠美針對2000年時,震驚日本社會一連串少年無動機殺人事件所寫的論著

剛剛上網一查,這本書果然因為太過冷門而在台灣絕版了...

翻開台版「編者序:傾聽殘酷事件背後的求援聲」,最後一句話讓我不寒而慄──

「日本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,或許在將來也會發生在我們的社會裡。希望我們不至於步上他國走過的老路子,別讓少年們以慘痛的代價來告訴大人:『這個社會已經出了問題』。」

難攻大士 http://on.fb.me/1oSs0nl




--
重新整理 from 簡維萱FB http://on.fb.me/1oStcXQ
文摘共筆 https://hackpad.com/521--92RHhzZEwFW

1 則留言:

  1. 補充武術教練楊志龍提供的防身6招:

    1. 靠著最近出口迅速後退,找適合掩蔽物
    2. 利用身邊物品(水、傘)拿來當作防禦工具,阻擋對方前進及視線
    3. 告訴身邊的人目前狀況,提高眾人防備
    4. 不要逞英雄,以免造成自身與他人受傷,並以右側身面向對方,讓心臟及要害位置遠離敵人
    5. 必要需制止敵人時,使用衣物纏繞住手臂,用包包保護自己,與其他人聚集圍成一道防線
    6. 趕緊通知警察、其他可能提供協助的人

    回覆刪除